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每周能源新闻» [03/27] 欧洲电价持续“爆表”,氢能产业将构建多元应用生态

[03/27] 欧洲电价持续“爆表”,氢能产业将构建多元应用生态

作者:陈佳慧(编写)    来源:ceep    日期:2022-03-27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欧洲电价持续“爆表”,氢能产业将构建多元应用生态

2022/03/21-2022/03/27


国际新闻

1. 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友好”国家和地区购俄天然气须用卢布结算

   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方向欧洲联盟成员国等“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将改用卢布结算。此举使得欧洲天然气价格应声飙升34%,至每兆瓦时132.74欧元。德国卡德天然气运输公司数据显示,经由亚马尔-欧洲管道自德国至波兰的天然气流量23日急剧下降。

   据环球时报报道,根据2020年的数据,俄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并且该国向欧洲供应高达18%的天然气。包括波兰在内的欧洲多国,大约1/3的天然气供应量依赖于俄罗斯,这其中1/3供应量途经乌克兰。欧洲各国仍在磋商更多应急方案,以防俄切断对欧天然气供应。

   据俄罗斯投行洛Locko Invest估算,与“不友好国家”的贸易约占俄气去年出口收入的70%,支付程序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暂时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

2. 欧洲电价持续“爆表”!

   近一个月来,随着欧洲天然气和电价持续“爆表”,欧盟内部对市场模式进行改革的呼声渐高。

   年初至今,欧盟国家已经在政府减税和补贴方面投入了数十亿欧元,以降低消费者的账单。德国statista机构汇编数据显示,截至2 月,希腊创下欧洲地区最高月均电价水平,达每兆瓦时211.7 欧元,相当于1.48元/度,较去年9月134.72欧元/兆瓦时猛增57.1%;欧盟最大电力净进口国意大利紧随其后,达到每兆瓦时210.5欧元,相当于1.47元/度,较去年9月的158.81欧元/兆瓦时增长32.5%。

   欧洲高能源和电力价格的烦恼,反而可以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机。欧盟计划今年将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量减少2/3,并致力于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氢气份额,以及推动整个欧盟的节能。集邦咨询指出,电价上行导致欧洲对可在生能源的需求增高,从而激发庞大的新能源市场。

   景顺ESG客户策略亚太区总监陈浩扬表示,欧盟可再生能源加速推广将为亚洲可再生能源及电池供应链制造商带来商机。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依然是关键主题,中国太阳能或风能制造商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且其仍有潜力占据欧盟市场份额。

3. 孟加拉国最大电站正式运营,通用技术集团中机公司投资建设

   3月21日,通用技术集团中机公司投资建设的孟加拉国最大电站——帕亚拉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一期项目落成典礼在项目现场举行,随着该电站投入正式运营,孟加拉国进入了电力100%全覆盖的新时代,成为第一个全国通电的南亚国家。

   帕亚拉电站由通用技术集团中机公司与孟加拉国西北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首个由中国企业以PPP模式(公私合营)在孟加拉国投资运营的电力项目,其核心技术和设备均由中国企业提供,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该项目采用超超临界技术,电站主要排放量全面低于世界银行,IFC以及孟加拉本地标准,也标志着孟加拉国成为全球第13个使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国家。项目全面投运后每年可为孟加拉国提供约85.8亿度清洁能源,将极大缓解区域内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并有效改善孟加拉国能源结构,使孟加拉进入电力全覆盖的新时代。

4. 欧委会就建立天然气强制储存目标发布拟议法规

   3月25日,欧委会就欧盟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建立天然气强制储存目标发布拟议法规草案。此法规将依据普通立法程序,在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投票通过后生效。欧委会希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加快进程,以便在今年下半年生效。


国内新闻

1. 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氢能产业将构建多元应用生态

322日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建成投运(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于世界首位,在清洁低碳氢能源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并作出部署,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将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至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吨至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2.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出炉,可再生能源发电2035年将成为主体电源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提出,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加快完善天然气市场顶层设计。适时推动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交易。

   展望2035年,《规划》提出,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

   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规划》指出,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开展风电、光伏发电制氢示范。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积极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推动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中游、黄河上游等河段水电项目开工建设。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到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左右。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左右。

3.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快车道,新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与新能源发展紧密相关的储能技术和产业也备受关注。今年以来,各省市加快推进储能项目的落地,有超过20个省份明确了配套储能设备的配储比例。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陈海生表示:储能技术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主要是把规模体系做大,寿命进一步增加,还有要把这个成本降下来。形成体现储能价值的稳定价格机制,有利于储能的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关于储能的标准和规范,还需要我们市场和企业还有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来共同推动标准化的工作。

4. 中国储能配比率最高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开建

   3月23日,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中国国内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采用了光伏发电,光热熔盐储能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路线,完全契合中国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要求,该项目为中国国内在建单体容量最大的多能互补新能源电站,将实现大规模光伏、光热、储能、协同发电技术的科技创新与工程示范验证,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36.5亿度。

(主要新闻来源:国际能源网、环球网、人民网、新华网、国家能源局、)